beat365亚洲体育官网_365betribo88_365彩票app下载苹果版
为深入了解全省上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显着成效,2月24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司处长张向阳带队,省乡村振兴局副厅级督察专员李祖鹏、市级相关负责领导及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台、经济日报近20家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代表组成采访团来到寺前和家楼村,以“弘扬延安精神,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集中采访活动,镇长杨荣就“强组织,赋能乡村振兴;兴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抓基础,提升治理水平;办实事,厚植群众福祉”四个方面讲述和家楼村从贫困村到渭南市集体经济示范村的蝶变之路。县委副书记蔡学宏,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倪军辉,县政府副县长杜占利、副县长王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惠桂玲参加活动,镇党委书记雷楠一同参加。
采访团先后来到和家楼村部、党群服务中心、“沟窝窝”红薯粉条包装车间、高标准设施大棚等地通过听介绍、探车间、看现场等方式进行了解,现场就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大唐集团帮扶成效等话题与村党组织书记王安朝,和家楼村脱贫户韩建展开交流,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我镇产业蓬勃发展的丰硕成果。
寺前镇和家楼村坐落在渭北台塬之上,由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组成,377户1260人,党员49人,耕地面积4000亩,原为国定贫困村,是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空壳村”,近年来,我们紧扣“强班子带队伍”,依靠“中国大唐定点帮扶”,系统谋划、持续发力,为和家楼村配优班子、壮大队伍。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后,抓产业,强基础,树信心,成立集体经济组织,整资源,拓渠道,促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效益,成功走出困境,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初见成效,目前和家楼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已经达到400余万元。现如今,和家楼村灌溉设施配套齐全,硬化道路纵横交错,集体经济蒸蒸日上,和家楼成为远近闻名的“省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市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渭南市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集体经济发展案例入选《陕西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优秀案例》,和家楼“沟窝窝粉条”成为十四运官方特许商品并销往全国。
可以说,通过寺前镇“3+N”组织联建共建的模式,和家楼村党组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有了措施、有了作为,组织领导力、执行力全面提升,真正实现“把支部建在产业链、把党员聚在产业链、让群众富在产业链”。
可以说,通过大唐集团的定点帮扶,和家楼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了质的飞跃,大唐集团因地制宜提出“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统筹各方资金建成53座大棚产业集群,以普罗旺斯西红柿、高石脆瓜、绿宝甜瓜为主打产品,实现了产、销两旺,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标准化包装晾晒基地、一所村级电商服务平台,三个产业园(薯业种植加工、现代设施农业、百亩樱桃产业)的“113”发展格局,实现了“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农副产品加工为核心、以品牌化包装及电商营销为手段”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和家楼村从镇上排名倒数成为全市集体经济示范村、文明村镇,整体风貌实现“质变”。
今日的和家楼,田野郁郁葱葱,四季瓜果飘香,一派生机盎然、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从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今后,我们将以本次调研采访为契机,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持之以恒强组织、兴产业、抓治理、办实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